2013年12月,《千秋功業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。面對散髮著墨香的百萬字巨著,75歲的濟南軍區原副政委黃學祿心情久久不能平靜——
  讀者對自己這本書是否認可?書能為社會增添多少正能戀澈腿嗣穸宰約禾嶠壞惱夥荽鵓礪飴稹�
  時刻以趕考的心態,接受黨和人民的考驗——這,正是這位戎馬一生將軍的真實寫照。
  關於信仰——領導職務不是終身制,黨員身份卻是一輩子
  《千秋功業》是黃學祿退休後12年間寫就的第4本書,一面世便受到社會各界好評,濟南軍區把它作為以史育人的教材下發基層單位。
  1956年11月,黃學祿入伍即奔赴朝鮮,是最後一批回國的志願軍戰士,後又參加甘肅和西藏平叛等軍事行動,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成長為共和國中將。
  “紅色基因需要代代相傳,老幹部有時間、有條件挑起這副擔子。”回顧自己成長歷程,黃學祿充滿感慨,“領導職務不是終身制,黨員身份卻是一輩子。”
  如何用黨的歷史經驗為現實服務?如何教育激勵後人堅定信仰?黃學祿萌生了一個念頭——寫一部全面系統、真實準確反映我黨我軍光輝歷程的書。
  寫這樣一部歷史長捲,談何容易!歷史階段如何劃分,章節觀點怎麼形成,史實怎樣確保準確,論述如何縝密易懂……這些問題,讓黃學祿瀝盡心血。
  從八一軍旗升起的南昌到播撒星星之火的井岡山,從革命搖籃延安到指揮三大戰役的西柏坡……幾年來,黃學祿的足跡幾乎踏遍承載黨史軍史重要事件的紀念館、紀念地。
  “寫歷史,必須對歷史負責、對先輩負責、對讀者負責。”黃學祿說。為了求證長征時紅一軍團紅四團團長到底是“王開湘”還是“黃開湘”,他光文檔資料就查閱了幾十份,還與多名學者交流核實,最終確定為“王開湘”。
  每天10多個小時伏案工作,使黃學祿身體嚴重透支。2012年6月,他過度勞累引發胃部大出血。住院第5天,他在病床上又寫起書稿。醫生要他多休息,他卻說:“一會兒就好,一會兒就好。這幾句趕緊記下來,要不一會兒就忘了。”
  初稿完成後,黃學祿又向專家學者、部隊官兵、高校師生多方請教,征求意見。1米多高的手稿,每一頁上都寫滿了密密麻麻不同顏色的修改記錄。
  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慎明從書中看出了黃學祿的用心:“作者正是通過對堅定信仰濃墨重彩的敘述,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共產黨人的信仰!”
  關於責任——看家本領不能丟,經驗方法傳後人
  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近一點。只有面對面,才能心貼心。”這是黃學祿從事幾十年政治工作的體悟。
  2002年初,黃學祿從濟南軍區副政委崗位上退下時,正值我軍基層幹部隊伍結構發生歷史性變革,大學生幹部成為基層幹部主體。如何提高基層幹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?
  擔任領導職務時,黃學祿曾帶隊對5000多名士兵、1600多名基層幹部和139個連續6年未被評為先進的連隊作過調研,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。
  黃學祿感到,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在隊伍、內容、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面臨一些問題,基層政工幹部迫切需要提升能力素質,而他們常常是“兩眼一睜,忙到熄燈”,很難進行系統學習。
  黃學祿決定把自己積累的政治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一代:“看家本領不能丟。這是我作為一名老黨員的責任所在!”
  別人都勸老將軍頤養天年,他卻抖擻精神,披掛出征。簡陋斗室,一椅一桌,成為他征戰馳騁的新疆場。
  黃學祿從官兵關註的上百個問題中篩選出“樹立終身學習觀”“堅持以人為本”“加強情感溝通”等20個話題,進行分析論述。
  300多次促膝談心,100多個連隊逐一“解剖麻雀”,43場報告聽取意見……2004年10月,近50萬字的《與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》出版,並獲得第六屆解放軍圖書獎。
  濟南軍區某海防團政委梁彥平在任連指導員時,對這本書愛不釋手。10年過去,書已發黃起捲,但梁彥平仍經常拿出來翻看。
  “這本書就是我的枕邊指導員。”梁彥平說。
  為讓《與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》惠及更多讀者,黃學祿緊貼社會青年特點,精選內容,認真修訂,改編成《看家本領不能丟》一書。此後,他又就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人生價值,寫出《人生有價值》一書。
  關於本色——守底線既是守晚節,更是為黨守陣地
  除了讀書寫書,黃學祿偶爾會沿著英雄山的山間小路轉轉。
  那裡長眠著1000多位革命烈士。與先輩心靈對話,黃學祿感到很踏實。“任何時候,共產黨員的本色不能丟。守底線不僅是為自己守晚節,更是為黨守住人心陣地。”
  黃學祿寫書之前就告訴家裡人,稿費一分都不能動,要全部用到家鄉人民身上。
  吃“百家飯”長大的黃學祿,一直記掛著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鄉親。退休後,有了時間和精力,最想幫助的就是家鄉的貧困群眾。
  黃學祿常說:“我不愁吃、不愁喝,要那麼多錢有什麼用?”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黃學祿三個子女都是普通工作人員,家庭條件並不寬裕。
  2009年10月,黃學祿拿出10萬元稿費,又四處籌措資金,歷時兩年建成了河南省商城縣距離縣城最遠的小學——黃柏山希望小學。3000多平方米的校舍寬敞明亮,周圍七里八村的130多個孩子再也不用在進風漏雨的危房裡上課了。
  這些年,黃學祿稿費全部用在了兩條致富路、4所希望小學上。越來越多孩子上學問題得到解決,黃學祿又發現,留守和孤寡老人的養老成了問題。他四處奔走,大力呼籲在貧困地區建立農村敬老院。
  “春歸喬木林蔭茂,秋到黃花分外香。”黃學祿特別喜歡這副楹聯,“共產黨員一生應該清白做人、勤奮做事、正直做官,在位時體現‘春歸喬木林蔭茂’,退下來做到‘秋到黃花分外香’。”
  在《千秋功業》中,黃學祿寫道:共產黨進城後的幾十年裡,可謂大考不斷,小考不停。這場考試遠沒有結束,這將是一場貫穿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“跨世紀大考”。
  “對我來說,考試也在繼續……”黃學祿說。
  據新華社電  (原標題:一位老將軍的趕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r86vrgl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